【北达博雅党建】习他山之石,拓发展思路
新时代下
社工机构
如何创新发展?
如何自我造血?
如何找到定位?
社会工作者
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瓶颈?
如何找到自身职业方向?
如何在迷茫中鉴定信念?
为更好地推动机构与社工的同步发展,在新时代中寻求新的发展,带着以上疑问,中共佛山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部于2023年9月15-16日分批组织机构党员社工及社工同事前往深圳参加第十届中国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前往广州参加《社会康复在全面康复中的实践路径培训班》,两天的学习让大家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更结识了不少同行朋友,互相给予支持与鼓励。
学习点一 深圳:第十届中国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学习留影
先来一波合影
看看爱学习的小伙伴们逛展位,听讲座,打卡寻宝
抱回一堆待分享资料
学习心得
党员社工张绮莹:“精细化”是我在第十届中国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最大的感触,创新公益、社区慈善、乡村振兴、教育慈善,社会服务,科技向善等各个领域着慈善服务的“精细化”。例如启源公益的开发“故事力星球项目”,以故事为载体,通过故事力学习工具包,产出系列故事学习书籍,用讲座,工作坊,游戏等不同形式来服务儿童;例如保护豆豆机构,以儿童教育为主题,开发了一系列保护豆豆的教材,教具,在各大城市培育保护豆豆讲师,并开设豆豆学院;还有笨爸爸工坊、一人一棵树-互联网云植树实景展示平台等,都从服务对象、服务设计、服务手法方面不断在服务中结合需求,在迭代更新中不断实现服务的“精细化”发展,从而找到机构自身在慈善服务的社会定位和市场定位,进而发展为机构的品牌实现机构的长足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行业的从业者也能找自己的职业特长,让自己可以从服务的研发,实践中,再研发再实践中不断成长,职业发展才能长久。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于慈善,社会服务来说,通过日益“精细化”的服务,才能不断提升慈善,社会服务的水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更优质的慈善,社会服务,就是在回应“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
党员社工李婷婷:在第十届中国慈展会上,我感受到了公益慈善的多元与创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科技向善展区和社会责任展区。例如蚂蚁集团、蚂蚁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数字木兰丨AI豆计划”,利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释放出的就业机会,在欠发达县域培训人工智能训练师等,通过“孵化订单引入+技能人才培养+社会企业孵化”等综合方式,助力以女性为主的人群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在社会慈善展区的公益咖啡展位吸引了不少人,因为购买一杯公益咖啡就能帮助1名困境儿童有好书读,让我联想到蒙娜丽莎爱心公益集市活动与新润成员工活动中心吧台运营也可以有更多类似服务的延伸。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展位的公益互动体验“您推杆,我捐款”、“骑行为大病患者加油”让大众通过运动就能参与公益慈善,让我看到了动员大众参与慈善方式的多样性。
党员社工张志华:中国慈展会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在慈展会众多的体验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科技向善”。利用云端平台实现废旧衣服C2C精准对接、捐赠;利用AI技术进行长者适老化改造评估;利用网络手段将大城市的美育、科学、编程课程输送到偏远地区的儿童;使用神经认知评分、基因检测和生物标记物等技术能为老年人评测老年痴呆发病风险……这些过往可能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在科技赋能的当下似乎都有了新的解题思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更多的数据支持、智能化工具、便捷的交流平台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作为从业者的我们在科技手段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提高科学素养及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党员社工梁美琪:微光温暖世界,彼此成就未来!一次参会,一览全国各地两千多个机构,两千多个项目的精华,带着项目发展的角度去欣赏和学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顺丰公益分享的一个观点:美好团队=共同成就,他们认为,只有在因为共同的热爱,彼此尊重、信任,互相帮助,一起成长,共同成就,成就自己的职业生涯,成就帮助的每一个人,成就每一个人心中的社会责任感的团队,才是最美好的团队。一个人能到的地方可以很远,但一群人必定会让你更快到达远方,不管是像绿色蔷薇女工社企,还是一公斤盒子,还有更是衣服回收做成桌椅的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的项目,体现的是人、财、物的资源再利用以及分配,作为社会工作服务者,我们更应该注重打开眼界,拓宽服务思路,从微小着力,形成雪球效应,让更多的转变发生,让更多的公益产生,促进更美好的社会公益环境氛围而努力!
社工吴品仪:时隔疫情的三年再一次参加慈展会,感慨良多。“展”让我与各社会服务有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一开拓了社会服务的思维,以及促进了与慈善资料的对接,例如:“无毒家居样板间”项目,引导家庭从衣食住方面探寻健康安全的生活,这让我很耳目一新,并且样板间还可以免费借用,导师在线指导等等。“会”方面,我参与了“公益可持续视角下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研讨会,让我加深了对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社区发展、居民需求、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友好的多重平衡的了解。同时,这次参加慈展会还让我感受到了同行者的力量,有了更多坚持下去的能量和热情。
社工林翠霞: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出行,也是一次颇带目的的学习。很安慰的是,一直感到“孤独”的林姑娘,在欣赏优秀的别人时,也察觉了自己更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以及某些事情坚持下去可能创造的价值。最惊喜的是,和品仪一起认识了“无毒先锋”行动品牌的温姑娘,现场来了次“环保科普+儿童安全+公益创投”一拍即合的头脑风暴,很喜欢这种跨界碰撞的感觉,期待未来我们继续发生一些故事。这次看慈展会,我还悟出一个看展小经验:展位整天都在,讲座仅仅一时有。下次要记得先去抢座位。
学习点二:广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社会康复在全面康复中的时间路径培训班
学习留影
启动仪式后佛山片区小伙伴们大合照
在华南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广州碧桂园碧乐时光小街就业培训点参观学习
学习心得
党支部书记余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实施精准康复,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随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发展,社会康复逐渐成为全面康复中的重要板块。这次培训听取了社会康复板块专家们的授课,深刻体会到,发起和传承一个专业的不易,前人种树,后人应前仆后继发展中国式的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此行参观了国际辅具华南区域中心、广州碧桂园碧乐时光小街中的就业培训店铺,实地学习社工从个人增权、团体互助、平台搭建、社会环境营造去实践理论模式,这个板块非常有共鸣,这个脉络需要多方协同,里头的故事更是充满碰撞点,路都是稳扎实干走出来的,方能走得稳,走得长。本次培训让我倍受启发的是,在医院层面开展社会康复,不同专业的人分工合作开展个案管理已经有模式有方法,“general practice”在追求专业发展、融合服务的场域中,需要具备医学、法律、教育、社工、心理等多个服务领域知识,作为社区场域,目前还在探索个案管理的出路和经验,这点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寻找路径。而目前作为社工,首先要做的是提升专业能力、“全科知识”水平。
社工吴萃萍: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组织的培训中,我聆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他们用真实鲜活的教育事迹和自身的经历为我指引了方向,在培训期间,很高兴能与这么多优秀同行大家共同探讨社会康复问题。在这次培训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唐占鑫老师事迹,她给我们讲述了这一切的起源,以及许多脊髓损伤者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的故事。为了让伤友完成“生活重建”之后,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从而实现“社会重建”,唐占鑫与团队对北京的300多个地铁站点、12家市级公园、100家酒店和30个商圈的无障碍信息进行核查和汇总,编写了《无障碍出行手册》系列丛书,为1000名伤友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在38个地方建立帮助残疾人生活重建的“希望之家”。作为残障领域的社工,我备受鼓励,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更多残疾人群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提升能力,循序渐进地实现社会康复 。
社工张燕玲:参与两日的社会康复在全面康复中的实践路径培训学习中,行程满满,内容丰富,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还有了解了国内外不同行业的社会服务发展史和服务模式,虽然对高深的理论知识理解不透,但在社会环境干预模式、个案管理模式中专业的沟通理论和技巧学习中,都有所反思,在做个案介入的时候,前期应多思考案主面临的困境成因以及个人内在想法,从多个层面去思考,多运用专业手法和技巧,使个案跟进有计划、有效果地进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到国家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参观学习,了解高科技外,还参观了残疾人社会适应力训练场地,我们走过一段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体验了在盲人的黑暗世界里,有恐惧有彷徨有不安,现场还设置了真实场景的马路、红绿灯、地铁刷卡闸、高铁、商铺、咖啡馆等等。想着,我们罗村康园的学员也可以通过一些情景模拟,运用道具教学,学习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生活技能,提高学员自我照顾的能力。
小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短短两天的学习,虽然丰富,但也是,走马观花,观而不深,因此还需要结合机构及自身实际,从他人的实践中找到可融合的点,加之实践,才能成为自身知识,达致学以致用。
供稿:佛山北达博雅党支部
撰稿:张绮莹、余梅
审稿:林楚燕
编辑:林东铃
- 上一篇:党建引领 | 倾付青春热血 守护万里海疆
- 下一篇:党建引领丨传承好家风 中秋共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