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助力精神康复者走出“孤岛”

2024-10-22 09:04

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看看工厂有没有合适的岗位,这是罗少容的日常。

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的罗村社区康园中心,56岁的罗少容被这里的学员们亲切地叫做“容姨”,她曾经自己运营工厂,对一线工作颇为熟悉,几年前,她的工厂交给别人打理,自己则致力于在社区为障碍人士服务,成为一名就业辅导员。

原来我的工厂就接收过特殊的孩子,我知道他们的家庭不容易,而且经过指导他们也能把工作做好。”罗少容说。

容姨在工厂实地看工作内容和环境

中心主任余梅介绍,在康园的35个学员中,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者相对较多,占80%,而精神康复学员往往认知能力较强,在就业市场上却最为困难。“简单的手工工作并不利于精康学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我们想尽办法让他们走出去。”

罗村康园在就业方面做了诸多探索,为了避免个体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2020年,康园成立了罗村展能保洁队,就业辅导员带领多个学员进行团体工作,与酒店、培训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等合作,提供保洁服务。

在工作的过程中,罗少容会关注每一个学员的情绪和身体,她记得有一次,一名学员工作期间疾病发作,情绪紧张不适,她赶紧上前去扶起对方,帮助对方放松。罗少容表示,精神康复者服药稳定后,大部分时间上独立工作都没有问题,而就业辅导员则可以为他们兜底,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好工作沟通。

“推荐就业,除了成功匹配企业岗位需求,学员的就业距离、家属、情绪问题及抗压能力等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条件。”5年来,罗少容共为20多名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增收、增能。

“我现在希望容姨能帮我找个能独立工作的岗位,最好能距离家近一点。”精神康复者欣欣说,她参加保洁队有几个月了,相比手工订单,保洁队的工资高一些,更能补贴家用。

学员晓龙则一开始不愿意参加保洁队,后来听说可以到办公室,就同意了。“在他们看来,能够去办公室工作,是非常棒的。”余梅说。

“帮助他们就业的过程中,我们在一直感受他们的生命故事,对自己也是个支撑。”在余梅看来,社会大众对于精神康复者的距离感来源于没有真正走近他们,而当下推进的“残健共融”,则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他们,也让他们有机会真正地融入社会,走出自己的“孤岛”。

(应受访者要求学员为化名)

文章来源:人世间南方号

相关链接:

罗村社区康园中心是由狮山镇政府出资创办、南海区残疾人联合会资助、佛山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运营,于2016年8月正式启动。中心面向罗村辖区内16至50周岁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及其他困境人士,开展生活自理训练、文体康乐、技能训练、社会适应等课程,旨在帮助残障人士恢复和发展参与社会、回归社会的能力,培育发展助残服务公益力量。中心拓展设立展能驿站,探索社区服务系统支持学员家门口参与职业康复实现多种就业形势的服务模式,获得了明显的成效。项目撰写的《“友爱有职”,社区康园的“进阶式”职业康复服务》案例在全省1700多家社区康园报送的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为广东省社区康园中心优秀案例。